4月28日,从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上传出喜讯:××市再次进入“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20强”之列,且较上年上升一位,位列第14位。这已是××连续三年跻身“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20强”行列。 2021年,××市实现区域生产总值106.06亿元,增长19.6%;完成财政总收入7.19亿元,增长19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15元。 探求××县域经济发展不断进位的秘密——统筹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功不可没! 广袤农田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第一车间 4月10日,由韩国××与中方王迎清共同注资组建的××农村小康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正式签约落户××,这是××市利用优质农业品牌“长坂坡”大蒜引进的一家大型外资农业龙头企业。
近年来,××市的优势农产品全 。 也为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,去年,这些企业提供的税收近2亿元。 两万农民成了亦工亦农的“两栖”人 5月上旬,在××打工3年多的子龙村农民张玉媱在地处本村的大地陶瓷厂找到工作。在××,像她这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越来越多。 近年来,新中源陶瓷、××水泥等大批企业落户××,2022年一季度,在建工业项目就达45个,蒙牛乳业、新世纪食品等大批落户企业也进入蓬勃发展期,用工量猛增。 ××把服务企业发展与建设新农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,每年拿出16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。劳动保障等部门深入市内1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用工调查,开发就业岗位8000多个。
工业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门路。××××水泥公司所在地的××市三桥村共有1000余人,其中有300余人在该公司务工,加之从事三产等相关产业的人员,全村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在××××水泥公司挣钱,其中从事运输的车辆就有50余台,这些人中有的年收入高达6万余元。在××像这样一个企业带活一个村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据统计,目前全市共有2万农民实现了就近就地务工,既靠打工增加了收入,又兼顾了农业生产,促进了××的和谐发展。
扶壮财力反哺“三农” 2004年,先锋村农民种植西瓜2000多亩,西瓜丰收,行情也好,可偏偏路难行,几场阴雨过后,路成了一滩泥,大伙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瓜烂在地里。如今,先锋村借助国家和市里的补助政策,硬化通村公路15.5公里,农民的行路难得到了彻底解决。
近几年来,××市每年用于扶持“三农”的资金逐年增加,财政支农力度的加大,得益于财政蛋糕的不断做大,而财政蛋糕的做大得益于“优先发展工业”。2021年,全市50万元以上续建和新建工业项目达101个,累计完成投资29.43亿元,增长72.6%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8亿元,完成工业增加值33.42亿元,分别增长43.7%和26.6%;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4家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7家,总数达到126家。持之以恒的抓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,壮大了财政支柱,2021年财政收入达到7.19亿元,78%来自工商税收。
财力壮了,××在“三农”上也舍得投入,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,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进行补助、奖励。凡开发种植一亩果树,市财政补助50元;凡申报一个特色品牌(包括蔬菜),市财政补助2万元。蔬菜面积、收入分别占60%的专业村,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奖励。每年列支130万元,对生猪良种繁育和规模养殖给予补贴;对新建栏圈养猪、出栏50头以上以及发展奶牛养殖需要贷款的,按贷款额度,政府贴息50%。